汶川震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模型构建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17 17:39:00


技术来源

       国家计划 。

技术简介

       该技术提出了包括降雨 、土壤入渗 、地形 、下垫面岩性 、距断裂带距离 、暴雨分布 、松散物 分布 、人 口 、经济等在内的 9类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了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提 出了山区多沙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拟定方法 ,构建了暴雨山洪灾害雨量预警模型 ,建立了山 洪水沙耦合致灾机理影响下的预警方法 , 实现了捕捉降雨洪水陡涨过程致灾的实时预警; 有效 解决了山洪灾害漏警情况 ,延长了山洪灾害预警期 。技术特点: 一是采用多因子统计分析法 、主 成分分析法 、概率分析法 ,研究影响山洪灾害的关键因素 ,定量解析各因素对山洪灾害形成与发 生的影响 ,确定相应指标及阈值 , 阐明不同灾种间的因果关系和耦合作用 。二是在必要的定位观 测和数学模拟等手段支持下 ,揭示山洪灾害致灾机制及过程 。结合“ 3S”技术和区域环境要素特 点 ,确定评估山洪灾害风险度的指标体系 。三是采用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分析法等 ,建立了相 关评价模型 ,对不同空间尺度流域山洪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探讨山洪灾害风险图的编制原理及方 法 。 四是建立了山洪水沙耦合致灾机理影响下的预警方法 , 实现了捕捉降雨洪水陡涨过程致灾 的实时预警 ,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

技术指标

      (1) 构建了山洪灾害与主要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模型 ,定量揭示了山洪灾害与主要影响因 素的关系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 15%以上的风险图编制精度 。

      (2) 提出了山区多沙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拟定方法 , 构建了暴雨山洪灾害雨量预警模 型 ,实现了捕捉降雨  洪水陡涨过程致灾的实时预警 , 提高了暴雨山洪预警的可靠性 。若以山洪 灾害技术要求 30min 为准 ,提出的新方法延长预警时长超过 30% ,预警精度提高 20%以上 。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震区多沙小流域和区域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 山洪灾害实时动态雨量预报预警 。

该技术成果可指导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预警及相关灾害防治规划的制定 , 为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 、基础设施安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采用该技术提出的考虑前期土壤含水量影响的动态 临界雨量法 ,可有效减少山洪灾害漏警情况 ,提高山洪灾害预警时长 ,对于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技 术的发展和山丘区山洪灾害防灾减灾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持有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单位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浦大街 23

联  系  人: 丁文峰

联系方式: 189716897950278292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