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农田涝渍减灾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18 09:02:00

技术来源

       国家计划 。

技术简介

       针对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涝渍灾害频发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较大改变的现状 , 提出了平原湖  区“ 田滞  塘蓄  沟调闸(站) 控 ”综合技术集成新模式 , 即在田间采用适宜的虾稻共作水管理模  式和水稻水层控制标准等农业适水措施 , 充分发挥田间蓄雨作用; 同时 , 结合排水沟纵横交错 、 塘堰星罗棋布的特点 ,采用沟塘组合减灾工程技术 , 实现塘堰调节作用; 采用农田涝渍地面感知  技术与装置 、 自动雨量站 、水位计等开展田间水位 、水文 、气象的全方位监测 , 通过系统模型模  拟分析演算 ,推送相关预报预警信息 ,指导工程调度 ,并采用抽排与 自排一体化闸站外排调度技  术实现工程防涝降渍减灾远程智能调度 。

技术指标

(1) 田间调控技术指标与传统稻田相比 ,虾稻田分蘖期水深高出 5~10cm ,拔节孕穗期和抽 穗结实期高出 10~15cm 。遇暴雨或特大暴雨时 , 虾稻田可预降 5~10cm 的水位 , 排水区可划分为 2~4片进行错峰排水 。

2) 沟塘组合调控技术指标以分离式沟塘组合型式为主 ,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塘堰 , 可改造 成离线式; 根据暴雨强度 ,分离式沟塘组合型式主要调整塘堰调蓄水位; 离线式沟塘组合型式主要调整闸门顶部高程 。遇暴雨或特大暴雨时,可预降水位 30~50cm

3) 闸站控制技术指标一体化闸站外排调度技术主要设置参数为起排水位 。遇暴雨或特大暴 雨时 ,可将起排水位调低 0. 5~1. 0m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渔稻综合种养区涝渍灾害治理与防御 。

该技术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渔稻综合种养区进行推广应用 , 为灌区现代化改造 、现 代水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为平原湖区农田涝渍减灾提供技术保障 , 对国家粮食安全 、 乡村振 兴 、农业现代减灾防灾救助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持有单位: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单位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南路 286

联  系  人: 刘路广

联系方式: 158724311450276539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