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坡地陡崖-裸岩-土岩界面-硬化路多途径产流水联合集蓄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18 09:48:00技术来源
国家计划 。
技术简介
西南喀斯特区虽然降水丰沛 ,但岩石渗漏性强 ,地下水深埋 , 岩溶干旱频发 。基于喀斯特山 坡界面产流机理认识 , 陡崖 、裸岩 、土岩界面 、硬化路等弱透水面是整个喀斯特山坡的关键产流 部位 , 降雨产流潜力大 。 该技术通过研发喀斯特坡地特有的陡崖岩面 (坡顶)、 出露基岩 (坡 中)、土岩界面(坡脚)、硬化路等界面产流水高效集蓄技术 , 丰富了传统可利用雨水资源量 , 同 时辅以径流智能调配系统 ,最大化径流集蓄效率 ,形成了适用于喀斯特山区分散型需水点的 、多 来源互补的多途径产流水联合集蓄模式 ,解决了喀斯特区高裸岩率 、高渗透山坡雨水收集效率低 的难题 ,避免提水和长距离引水 ,空间布置更灵活 ,集水 、用水成本更低 。
技术指标
(1) 技术构成及功能: 坡顶陡崖岩面产流水集蓄技术 , 实现崖面产流水高效收集; 坡地散布 型出露基岩面产流水联网汇聚技术 ,实现裸岩面产流水高效归并与收集 ;坡脚土岩界面产流水集 蓄技术 ,实现土岩接触面产流水高效收集; 硬化路 道路边坡排水沟系统 , 实现硬化道路产流水 高效收集 ;径流智能调配与光伏提水系统 ,实现多途径产流水集蓄效率最大化 。
(2) 山坡雨水利用率: 雨季 20%~35% ;旱季 8%~17% 。
(3) 触发产流的降雨事件占比: 45%~70% 。
(4) 山坡产流系数提升比例: 100%~350% 。
(5) 蓄水池无水时间占比: 5%~20% 。
(6)灌溉用水保障率: 80%~100% 。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广大西南喀斯特山区岩溶干旱或季节性干旱频发 、无集中供水设施的分散型经果林 、 畜禽养殖点 、居民点 。
经果林产业是西南喀斯特山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 。然而 , 在岩溶地质背景制约下 ,无 集中供水设施的分散型经果林普遍面临用水短缺 、产量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 喀斯特坡地陡崖裸 岩 土岩界面 硬化路多途径产流水联合集蓄技术 ”在径流集蓄效率 、灌溉用水满足概率 、复杂地 形适应性 、施工及维护成本等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 , 为解决该区经果林面临的干旱缺水问题 , 巩 固产业扶贫成果 ,确保产业可持续和农民稳步增收 ,提供了可选方案 。
持有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单位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 644号
联 系 人: 邓正苗
联系方式: 18075165716、07318461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