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结构岩体变形破坏模式与灾变分析系统
发布时间:2023-11-17 09:20:51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防灾减灾
技术来源: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成果评价
技术简介
该系统是以地质勘察、三维裂隙网络构建、岩体等效力学参数获取、模型分析为基础,集图像自动化采集及处理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集成系统。系统可高效、客观、准确的进行结构面信息采集与处理、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和复杂结构岩体的破坏机理分析。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首创了岩体等效参数模拟解析求算体系,修正了断续裂隙Jennings强度准则,推导出等压和非等压情况下岩体的等效弹性模量的解析表达式,研发了基于Dijkstra智能算法的连通率计算系统。使岩体等效参数的计算理论得到完善和发展,填补了计算方法的空白,提高了成果精度,推动了行业技术的长足进步,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2.创造性地提出了双重等效结构地质力学模型概念,开创性地建立起不连续岩体介质同连续介质分析理论的桥梁,发明革新了物理力学模型中的关键技术,首次揭示了坝基岩体的压性类溃曲破坏模式和机理。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完善了坝基岩体的破坏理论,推进了岩体等效结构模型与力学分析的技术水平,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3.创造性地将无人机贴近摄影和激光扫描技术应用至岩体结构面信息采集处理中,针对性研发了基于大窗口结构面的三维裂隙网络模拟技术。对传统勘察方式进行了补充和革新,提高了三维裂隙网络模拟的效率和精准度,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推广情况
该系统已成功应用至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吉林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西藏金河瓦托水电站工程及黑龙江奋斗水库工程的岩质坝基稳定性评价,还应用至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甘肃G310线陇西至渭源至临洮公路工程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为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发挥工程效益起到巨大作用,获得了业主单位的一致肯定。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陈立秋
0431-85092083 /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