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应用
发布时间:2019-04-29 10:59:14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河湖治理
技术来源:在世界各国研究应用香根草的技术成果基础上,集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复合微生物有益菌(EPSB)技术、工程技术,通过集成再创新而形成的“香根草+微生物+工程+产业化”的生物生态修复体系(简称为香根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原理
利用香根草适生广泛、生物量大,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耐水淹、耐修剪、耐重金属污染,根系发达垂直下扎,可固土保水,净化水土、防风固沙,生命周期百年以上等优势,与微生物、工程措施、绿色循环产业开发相结合,在治理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和被污染、破坏土壤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以香根草为资源的特色生态产业。并将其广泛地用于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湿地建设、荒漠治理等),矿区生态修复、道路边坡防护、盐碱地改良、防海水浸渍等,精准产业扶贫,畜牧草产业发展等。
技术特色
该技术可复制性强,应用范围广,实施操作简便易行,技术系统完善,产业化开发前景好,产业链延展效益好等优势,与精准产业扶贫等政策结合密切。
技术指标
香根草定植3个月可长高到1m以上,根系下扎50cm左右,可快速地固土保水,绿化环境。
香根草定植12个月后可长高到2m左右,根系下扎100cm左右,起到浅层稳定坡体,地表径流减少70%以上,水土流失减少80%以上。成活2年后,地表径流减少80%以上,水土流失减少90%以上。年均亩产鲜草15t以上。
香根草因各地气候土壤不同,每年可增殖5倍以上,快速形成绿篱,其耐粗放管理,多年生长不退化,防护期限可达百年以上。
香根草用于消落带、驳岸防护时,可经受连续淹水6个月以上。
应用范围及前景
用于水污染治理,湿地建设,水土流失及荒、石、沙漠化治理;矿区及道路边坡生态修复,盐碱地与重金属污染土地改良、农业套种、饲草业、精准产业扶贫等领域。可在-18~55℃,降雨200~6000mm,光照800h的各类边坡柔性防护与固土保水,水利工程与水环境治理,应用前景广阔。
香根草鲜草亩产量可达10t以上,营养价值高,可养殖特色风味的牛羊,作为资源型植物,可或开发“种养肥一体产业”,或发展食用菌,或结合实际发展以草为原料的循环产业模式,且能缩短周期,控制水土流失,降低投资运行成本,增加收益等。
香根草在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三峡库区生态修复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汶川震后生态修复,澜沧江水电站、四川二滩电站、金沙江(东川、楚雄)干热河谷地区生态修复及产业开发,精准产业扶贫中均有成功应用。
典型应用案例:
云南建水锰矿采矿区地质灾害治理及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工程、指导中建集团非洲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边坡香根草防护工程施工、香根草技术综合防治东川水土流失发展生态产业、香根草技术科技精准产业扶贫示范等。
联系我们
王晓全
13808706631/0871-63855597
昆明光宝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