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淤泥理化调理及复合固化处理技术系统

发布时间:2019-04-29 10:58:23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河湖治理

技术来源:该技术是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对承担的广东省广州市科技创新项目《广州市河道淤泥固化技术应用与推广》《河湖底泥复合强化固结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城市河道疏浚淤泥筛分系统集成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成果的总结凝练基础上提出的综合解决江河湖泊泥水环境的技术方案。


技术原理


主要基于“淤泥调理脱水固化技术”和“理化调理复合固化技术”, 集河湖淤泥的环保疏浚技术、理化调理技术、预处理技术、固化技术、复合固化处理工艺技术等技术,搭建了完全适用于河湖各种组成结构形态的淤泥处理处置系统,同步实现淤泥脱水和固化。


技术特色


(1)适应性强。能处理颗粒大、渣土多、含水率较小、粒配宽的淤泥,也能处理处置颗粒极细、含水率极高、粘性大的淤泥浆体。
(2)自动化处理程度高,运行简捷高效。该技术设备系统已实现设备国产化、自动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业务化工作平台可进行分散处理,也可实施集中处置;一个单程处理流程时间小于50min。
(3)环境友好,无害化、资源利用程度高。淤泥运输和处置整个过程不扰民、不碍民,不存在污染物的二次转移。受污淤泥经过处理后,不仅大幅度减量,而且淤泥资源土稳定性强,可无害利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技术指标


(1)污染物浸出毒性指标。受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染的河道底泥经过淤泥固化技术处理后,淤泥固化土浸出液各监测指标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浸出毒性限值要求。
(2)土工力学性能指标。淤泥经过该技术固化处理后,自由膨胀率、承载比(CBR)等土工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强度好,雨水浸泡难溶蚀,不会产生二次泥化现象,其中淤泥固化土的承载比实测值满足公路路基对填料的强度要求,可作为堤防加固、公路路基、工程填土等用土。
(3)环境指标。河道淤泥固化处理过程中,不产生额外的污水,对环境无威胁,无臭、无毒、无害,实测数据表明,处理后,臭气浓度,粪大肠杆菌、重金属等污染物浸出毒性等项目的检测值远低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环境标准。


应用范围及前景


主要应用于江河、湖泊、水库以及城市河道疏浚淤泥的处理处置工程。
该技术既可以用于一般的河道、湖泊、水库的底泥固化处理,有效解决城市河道的污染,改善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也可以用于受严重污染尤其是受重金属污染的底泥的固化固封处理,减少底泥的二次污染;同时也能将底泥固化处理成为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建材,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实现淤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双重目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全国大小河流总长达43万km,河湖生态环境状况普遍存在着淤泥淤积的问题。受污染的河湖淤泥清除及其处理处置是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经济效益发展的基础。该技术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河南等全国多个地区的30余项水环境整治工程中得到了成功运用。
典型应用案例:
广东省广州市峨眉沙岛、大蚝沙岛淤泥处置及生态旅游项目(一期淤泥处置),亚行贷款黄石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磁湖清淤二期(LR-C01-2)土建工程,广东省广州市二沙涌应急临时清淤工程。


联系我们

闫晓满

15918573424/020-37804893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