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淤泥利用与集约的河道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8 09:29:12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河湖治理
技术来源:中国水利学会成果评价
技术简介
成果针对河湖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内源污染控制与底泥处置及岸线护坡生态友好型新材料开发利用的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低毒、环保、生物可转化的新型水处理改性材料,深入开展了河道内源污染控制、原位快速脱水达标处理、淤泥就地分质利用、生态岸线修复与安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构建了水体-泥土-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综合集成技术体系,并进行工程示范与推广应用。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 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新型环境友好螯合剂、絮凝剂等水处理材料(重金属可转的 EDDS 改性材料、泥土离子型固化材料等),降低了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且可以被其吸收转化,实现了污染物稳定化沉淀;辨识了生态清淤中水质提升和内源削减的过程与机理,提出了兼顾河道修复处理过程中的生态清淤技术。 2. 开发了因河制宜、因坡制宜的河湖底泥处理成套技术。研制了一系列绿色环保的淋洗、脱水、固化和调质材料,实现了淤泥快速脱水以及土壤化;通过研发的淤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或淋洗提取技术,最大程度控制底泥中的污染物迁移扩散,实现了底泥的安全利用。 3. 创建了兼顾内源污染削减-水质提升-底泥安全处置-生态岸线修复与安全构建的河道岸堤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以就地利用淤泥为原材料的用于生态护岸和浮岛的新型填充基质,提高岸坡稳定性同时可完成生态浮岛、生态边坡微生态环境的构建,有效降低了生态护坡建设成本。
推广情况
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江苏、广东、山东等地的河湖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在生态河湖建设、防洪安全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朱秋子
025-83786997 /
河海大学、广东大禹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