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浅控结合”灌溉技术

发布时间:2014-12-31 00:00:00


任务来源:水利部其他计划项目

技术领域:农村水利

技术来源:


技术原理



技术特色


该技术是根据水稻需水规律量身定制的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核心为“四浅三控”,即移栽返青期浅灌(每次灌20mm,搁田1~2天)、分蘖前期浅灌(灌20mm,搁田2~4天)、孕穗期浅灌(灌30mm,搁田1~2天)、抽穗期浅灌(灌20mm,搁田1~2天)和分蘖后期控灌(搁田5~7天)、乳熟期控灌(灌跑马水,搁田3~5天)、黄熟期控灌(搁田至收割),其有效应用能实现节水、增产、省工、节本与提高稻米品质等效益。


技术指标


根据水稻需水量进行合理灌溉,改变了大田漫灌这一传统灌溉模式,实现亩节水80~120m³。通过控制田间水分,协调水、肥、气、热,能有效提高分蘖成穗率、结实率与千粒重,实现亩增产20~40kg。应用该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减少了田间灌水次数与灌水量,同时随着搁田时间的增加,降低了田间湿度,不利于病虫草害生长,从而减少了病虫草害防治费用。实践证明,应用该项技术后,能实现亩省工3~5工日、亩节本80~120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品质。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习惯淹水漫灌的水稻生产区。


联系我们

/

湖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