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理与农林资源化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2021-11-11 15:48:01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农村水利
技术来源:省部计划。发明名称:一种基于污泥治理的生产经济林和生物炭肥的生态种植方法(ZL201410273490.2);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集雨节水型缓释固废有机肥分的装置(ZL2014 20545595.4)。
技术原理
针对城镇污泥亟须无害化处理与农林业资源化处置技术的现状,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与节能减排政策,以关键技术攻关、绿色产品开发等为重点,着重突破污泥植物处理、生物转化及其资源化利用的一套关键技术,形成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环保产品。创建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套种耐性植物的污泥植物处理技术,明显提高污泥中重金属提取效率,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收获的耐性植物重金属含量可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定量研究了污泥-土壤-植物-淋溶液的系统中重金属锌、镉、铅的环境行为,实现了污泥残渣可回收80%以上的重金属,淋溶液中重金属含量符合灌溉水的达标标准,从而设计出一种污泥施肥器组合耐性植物的淋溶液安全利用模式。
技术特色
(1)创建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套种耐性植物的污泥植物处理技术,筛选的超富集植物包括遏蓝菜、东南景天等,耐性植物包括皇竹草、海芋、玉米等;该技术可明显提高污泥中重金属提取效率,促进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收获的耐性植物重金属含量可达到国家卫生标准。(2)定量研究了污泥-土壤-植物-淋溶液系统中重金属锌、镉、铅的环境行为,实现了污泥残渣可回收80%以上的重金属,淋溶液中重金属含量符合灌溉水标准;从而设计出一种污泥施肥器组合耐性植物的淋溶液安全利用模式。
技术指标
以该技术为基础,已经建立了规模化污泥循环高效利用的产业化基地,构建了污泥高效循环利用的技术-产品-管理模式的完整产业技术体系。(1)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理与农林业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污泥资源利用率90%以上,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2)污泥无害化处理之后,污泥含水率低于60%,病原菌杀死率在95%以上。(3)通过利用污泥淋溶液养分技术,将含较高浓度氮磷钾的淋溶液用于蔬菜灌溉水,可节约一半的化肥施用量;同时减少污泥重金属释放率≥80%。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固废处置、城镇环保、节水施肥、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案例1:经过多年课题攻关和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了关键技术-生产工艺-绿色产品-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污泥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了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分别建成日处理脱水污泥100t和900t的污泥堆肥生产线各一条,累计处理脱水污泥约150万t,生产有机肥45万t。案例2:通过广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及地市级园林科所进行产品推广应用,在广东地区建立多个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产业化基地,成功将其应用于山坡林地上经济植物栽培和旱地示范种植蔬菜施用。该技术成果自2000年开始在广东省污泥处置行业和肥料行业推广应用,累计推广应用工程实例35个。截至2018年,形成了以广东为核心区、在东莞市圣茵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滔环保集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基地,污泥资源化产品覆盖新疆、江苏、广西、海南、湖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的推广应用网络。近 3年累计处理城市污泥 200万t,产品推广面积约 150万亩,减少化肥用量约10万t,减少氮、磷等面源污染排放量约1.5 万t,累计经济效益约8亿元。该技术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我们
陈高峰
15920179188/020-87117188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