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河道堤岸生态修复系统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18 17:32:00

技术来源

       国家计划 。

技术简介

       该技术从河道淤泥的资源化处理出发 ,提出内源污染削减与外源污染控制相结合 、底泥原位 快速脱水固化技术 、底泥构建生态护坡和生态浮岛技术 , 四者相互联系结合形成系统的河道堤岸 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 。水质治理剂生物友好 ,将水中污染物稳定化无害化转化的同时 ,沉淀于 底泥中 ,并通过生态清淤控制水体的内源污染问题; 开发一系列淋洗剂 、脱水剂 、 固化剂 、土壤 改良剂 ,将资源化的固废应用于生态岸坡的构建 ,保持了生态的连续性; 生态边坡和生态浮岛的 植被又能有效地对地表径流微污染水质进行截留净化等作用 。

技术指标

     (1)新型友好水处理技术使河道水体中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去除率达到 85%96% ,使河道水 体中重金属去除率达到 80%

2) 淤泥快 速 减 量 化 技 术 使 淤 泥 固 化 土 3d 抗 压 强 度 相 对 于 传 统 硅 酸 盐 水 泥 固 结 土 提 高 286. 5% ,淤泥高效稳定化技术使受污染的淤泥中重金属浸出率下降 80. 4% ~99. 9% , 淤泥中微 生物总量降低了 86. 4% ,经淤泥土壤化技术处置后的废弃淤泥使植物发芽率提升了 13% ,株高增 加了 3. 5cm

     (3)新型渠道复合防渗 、抗污材料的阻渗性能达到 2. 95×10—11cms

4) 在同等条件下相较于其他生态土质护坡 ,新型淤泥质护坡稳定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 3. 567,提高了 1. 19倍 。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河湖整治 、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 ,尤其涉及河道堤岸生态修复系统的构建技术 。

       未来将进一步研究河道岸堤生态修复相关性能改善的机理 ,并形成更完善的边坡生态安全风 险评估体系 。将各种研究应用到构建生态边坡中 , 实现河道内源污染控制 ,河道水质提升 ,边坡 面源污染控制以及生态岸线修复 。该技术开发出了符合我国城市河流污染特征 、经济 、科学系统 的水体净化及生态修复技术 ,有效解决底泥处置与土地利用及河湖生态环境要求的矛盾 ,对江河 湖泊 、水库 、城市河道以及湖滨带的生态修复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


持有单位: 河海大学 、广东大禹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 1

联  系  人: 高鹏

联系方式: 151959501530258378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