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库次级支流沿岸带栖息地生境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18 17:37:00技术来源
其他来源 。
技术简介
该技术针对大型水库次级支流在人类活动干扰下沿岸带栖息地生境简化和均质化, 导致河库 生态系统退化 、生物多样性降低问题, 在河流近岸带通过流态调整, 漫滩 、深潭和沙洲生境恢 复 ,底质改造, 植被恢复等措施, 营造鱼类产卵场, 基于鱼类繁衍 、栖息需求, 建设具备空腔结 构 、近水壁面有开孔的鱼巢式生态护岸, 构建多孔 、通透的物理生境, 同时针对传统硬质护岸实 施生态化改造, 诱导支流利用其自我恢复能力, 还原河流健康自然的生态环境 。
技术指标
(1) 实施修复河段栖息地综合指数提升 1个等级 。
(2) 河岸结构稳定性指标 :植被覆盖度 ≥80% ,岸坡稳定性达到 A(稳定)。
(3) 生态健康性指标: 栖境复杂度增加 1个等级, 种群生物量增加 ≥10% 、物种多样性指数 增加 ≥10% ,污染防控能力有所增加 。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大型水库次级治理岸线环境综合治理 、生态功能恢复 。
在社会认可方面, 其目标是促进河库生态过程的 自我维持和水体 、沿岸带 、沿岸带毗邻高地 之间的有机联系, 具备美观 、环保 、和谐的生态工程更易被民众认可; 在技术优势方面, 弥补了 传统岸线环境整治技术对生态系统造成胁迫以及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保护力度不足的缺陷, 改善了 入库支流生境多样性, 具备较好的生态效益 。在水生态文明 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 集岸坡稳定 、 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支流沿岸带栖息地生境修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持有单位: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联 系 人: 张原圆
单位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 578号
联系方式: 15327197228、0278292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