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廊道生态过滤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05-05 14:00:46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自主创新。


技术原理


目前水域中氮素超标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水域中的氮源来源于陆域污染源输入。多廊道生态过滤技术针对生活污水的高氨氮,通过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去除效率低的现状,采用好氧反硝化菌作为反硝化区生物膜的优势菌群、分区挂膜、微曝气和填料布局调整;通过多廊道和滤墙布局设置,在微好氧条件下采用好氧反硝化菌脱氮。设备由若干硝化廊道和若干反硝化廊道串联而成,反应器的各廊道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有机物浓度进行嵌接式安装硝化段和反硝化段,设置透水生物滤墙为不同功能菌群提供过渡地带。解决解决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用于小型污水排放处理存在的缺陷,厌氧反硝化回流脱氮,增加能耗的问题,同时避免厌氧反硝化后直接排放河流造成出水水质差。


技术特色


该过滤技术特点:反应器通过多廊道和滤墙嵌接,拼接硝化段和反硝化段廊道长度,灵活调节工艺条件;保证在微好氧条件下进行脱氮,不需进行回流厌氧反硝化脱氮,降低能耗;在有氧环境下去除硝基氮,避免厌氧脱氮造成厌氧细菌滋生产生恶臭;挂膜期间硝化廊道和反硝化廊道隔离,有利于硝化廊道和反硝化廊道生物膜快速形成,运行期则可根据水动力消耗和去除效率,对廊道长度进行调整;根据污染程度,设置透水生物滤墙,提供不同功能菌群共生存空间,有效提高生物膜的微生物协同硝化-反硝化能力;多廊道设计保证水流与载体的充分接触,增加水力停留时间;该过滤器布局灵活,可根据处理场地的限制,采用河道内原位处理或地面上接排污口处理后排入河道。


技术指标


多廊道生态过滤器在运行稳定后,处理生活污水CODCr 150~300mg/L,BOD5 70~90 mg/L,氨氮 18~22 mg/L,硝态氮 5~10 mg/L,总氮 25~35 mg/L处理后出水指标如下:COD=45~55mg/L,氨氮=5~7.5 mg/L,总氮=5.2~6mg/L,细菌总数=5600CFU/mL,COD去除率达65%~80%,氨氮去除率是60%~75%,出水溶解氧>2.0mg/L。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排放分散,数量众多的中小型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设在水里或岸上,用于缓流湖塘的入河排污口。
应用案例: 佛山市明窦涌生活污水处理工程(200m³/d)、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水面15000㎡,两个排污口)等。


联系我们

刘春玲

13688866978/020-87117188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