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创面人工土壤微生态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2019-05-10 15:00:40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在山区进行水电开发、道路修建、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中会有大量裸露工程创面产生,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由此,自主研发工程创面土壤微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原理


人工土壤是裸露工程创面生态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为适应工程创面特殊生境的需要,人工土壤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粘合剂、稳定剂等化工产品,由此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和理化特性带来某些不良影响。针对此问题,工程创面人工土壤微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态改良剂进行人工土壤改良的技术。


技术特色


工程创面人工土壤微生态改良剂由原料组分微生物菌剂、农田土壤或/和自然土壤、农业废弃物、腐植酸、生物活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复混制得。
工程创面人工土壤微生态修复技术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缓解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工程创面人工土壤微生态修复技术对人工土壤良好微生态系统的形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工程创面生态防护与景观绿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指标


工程创面人工土壤微生态改良剂的土壤固氮菌数量≥5×106CFU/g、土壤解磷菌数量≥2×106CFU/g、土壤解钾菌数量≥0.6×106CFU/g。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水利、道路、矿山等工程建设产生的工程创面的生态修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联系我们

艾应伟

13699005798/028-85412053

四川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