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水源保护区常态化监管平台
发布时间:2021-11-08 09:18:27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技术原理
该平台以水源地所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为导向,基于各类传感器接收的实时数据对水源地水质、水生态等多项指标进行多维分析与模型分析,利用3S技术常态化监测水源地的水环境时空的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并结合视频监控和日常巡查系统,实现整个水源地全方位、全天候、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信息化管理,为水源地保护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分析支持,综合提升水源地的监管能力。
技术特色
(1)基于物联网技术搭建了项目的监测监控体系。黔中水源保护区常态化监管平台基于物联网的监测监控体系主要包括水质监测、水雨情测报、视频监控、水土保持监测、蒸发量监测、下放生态流量监测、日常巡查监管、泵站监控系统、闸门监控系统等涵盖了温度、湿度、水质、气象、水雨情、流量、蒸发量、水库运行状况、视频图像等监测因子。通过建设(或集成)这些监测监控体系,形成工程数据中心,为水源地安全监测评价分析提供了基础支撑和现场指挥调度的数据基础。(2)构建了基于多因子的水源地安全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源地重要区域及敏感带区划监测模型。基于景观指数的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3)建立了基于“一张图”的水源保护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有针对性地解决发现的问题,结合周边的自然和人文信息帮助进行决策支持(快速查找周边救援人员、救援车辆、救援物资等的情况),通过建立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在指挥中心即可达到科学有效地指挥应急的目的。
技术指标
CSTC中国软件测评中心测试报告:(1)黔中水源保护区常态化监管平台用户文档完整详细,信息描述正确,与软件功能一致,易理解,可操作。(2)软件提供了安装卸载功能,还提供了基础信息、业务管理、预警分析、监管APP等功能,所有功能在测试期间内可稳定运行。(3)软件各种信息易理解、易浏览、便于用户操作。(4)软件支持GB 18030—2005编码标准,符合中文使用习惯。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各型水源地保护及枢纽工程。典型应用案例:该平台已经应用于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地标定及监管建设一期设计工作中,平台应用涉及保护区239.23k㎡范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平台包含自动监测预警及视频监控系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关键区识别及遥感监测预警系统,影像获取、影像解译软件采购、水源保护区常态化监管服务工作。2015年1月15日贵州省十二届人大13次会议通过了《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条例》,并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平台及公衡用以解决黔中地区10多个县(市)的农业、工业、生活、城市等用水,覆盖面积达4711k㎡,电站总装机容量140.2MW,年调水量7.41亿m³,方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资金由省政府划拨。工程建设设计在实地标定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实现“水源保护区GIS可视化及遥感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最终实现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常态化监管目标。
联系我们
王茂洋
15285063937/0851-85584502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