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多维立体生态治理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1-12-13 15:36:01任务来源:计划外项目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
技术简介
该成果利用土壤改良、水肥药一体化灌溉、化学协同节水等技术方法提升水肥利用率,构建集污染物源解析、源头减排、过程消减、末端治理与资源回用于一体的小流域多维立体生态治理模式,建立针对小流域4种主要地形条件和8种主要作物类型的技术集成应用型模式。可对小流域“入口端-坡面-沟道-出口端”各环节点源及面源污染全方位立体调控,实现污染“来源控制-过程消减”多维生态治理。适用于小流域生态治理、水土保持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
主要性能指标
(1)实现北京全区域小流域氮磷主要污染物源识别;(2)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污染物实时、在线和原位监测,污水处理能力提升30%;(3)研发了新型分形叠片过滤器和抗堵滴头,过滤性能提升15%,抗堵性能提升25%;(4)田间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和化学协同调控技术,作物水肥利用效率提升10%以上;(5)形成了小流域的多维立体治理模式,针对4钟地形条件和8种作物类型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技术特色
构建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数据库,对小流域“入口端-坡面-沟道-出口端”各环节点源及面源污染进行全方位立体调控,实现污染“来源控制-过程消减”多维生态治理。
推广情况
已在北京市200余条小流域应用,治理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涵养水量4000万方以上,减少土壤流失近200万吨,减少氮磷流失200余吨。
典型案例
案例1:在北京市怀柔区白家、东黄梁、三岔口等42条小流域进行了应用,生态治理面积637平方公里,涵养水量608万方,减少土壤流失22万吨,减少总磷及总氮流失为4吨和23吨,流域内农户年增产增收20%以上。案例2:在北京市密云区香水峪、西庄子、芹菜岭等49条小流域进行了应用,生态治理面积420平方公里,涵养水量401万方,减少土壤流失15万吨,减少总磷及总氮流失为分别3吨和15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联系我们
负责人:杨培岭
/ 13811778078
中国农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