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典型城市河涌污染控制与水力优化调度关键技术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3-11-21 13:58:54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广东省水利厅推荐


技术简介


研究围绕大湾区城市群河涌综合治理的重大需求,依托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以及近百条河流的治理实践,历经10余年科技攻关,采用了理论分析、原体观测、大比尺环境水槽模型试验、城市河涌-地下管网-闸(坝)群调度耦合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复杂管道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等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构建了大湾区典型城市河涌污染控制与水力优化调度的完整理论及技术体系,攻克了入河污染源识别及控制理论与技术(源头控制)、污染物输移规律及动态纳污能力评估技术(纳污管控)、多策略城市河涌水力调度技术(补水增容)等城市河涌系统治理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揭示了大湾区特大城市初期雨水溢流污染规律;创新性提出了以初雨溢流污染为主要污染源的河涌污染物入河量分级计算方法,构建了城市地下管网和河道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提出了大湾区特大城市的初期雨水合理截流标准。 2.探明了河涌底泥污染物释放、吸附及平衡规律,建立了底泥氮磷含量与释放平衡点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提出了底泥氮磷污染程度的评级方法,针对不同污染等级的底泥提出了标准化清淤对策。 3.针对城市河涌动态纳污计算及总量管控难题,揭示了污染物随受纳水体流速变化衰减机理并建立了定量关系式,提出了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方法,构建了适合大湾区动态纳污能力核定及排污控制的技术体系,指导广东省排污口布局及污染总量控制。 4.研发了适应不同条件的城市河道水力调度与生态补水成套技术,提出了小流量、长历时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补水新模式,研发了基于防咸约束的双泵配合水力调度技术及利用群闸调度的引潮补水技术,提高了城市雨源型河涌水环境容量


推广情况


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大湾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等城市的重要河涌治理,有力地支撑了大湾区水污染攻坚及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王飞

020-38036683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