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流系统健康构建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3-11-21 16:34:25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环境与水生态
技术来源:中国水利学会成果评价
技术简介
项目针对黄河下游河道、入海口及河口湿地健康管理的关键难题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针对黄河下游河流系统(下游河道、河口三角洲和入海口)不同区域的关键问题和难点,揭示了水沙调控对下游河流系统水沙-水环境-水生生物群落的系列影响和黄河下游水-沙-生态互馈机制。 2. 针对黄河下游河势不稳定、洪水风险大、生物多样性低等问题,研发了基于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的流道控制和防护堤技术;提出了综合考虑下游河道稳定、生态需水和防洪安全的水沙调控指标。 3.突破单一物种生境模拟的限制,构建了考虑种间竞争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植被群落生境模拟模型;突破了水动力水质模型、食物网模型耦合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不匹配的难题,构建了综合考虑水生态系统食物网累积效应和时空异质性的水沙-水环境-水生生物群落耦合模型,实现了黄河下游水动力水质模型和复杂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创新了生态水动力模拟技术。 4.针对黄河下游不同河段功能差异,明晰了黄河下游河流系统防洪减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多要素耦合作用关系,建立了黄河下游水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多过程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多目标约束下的供需平衡分析,提出了多要素协同下黄河下游水沙调控技术,支撑了下游河流系统健康的水沙配置。
推广情况
项目成果已应用于黄河下游河道治理、黄河口大汶流湿地修复和刁口河生态补水等多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成果有重要创新,学术价值与影响力显著,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易雨君
010-58806183 /
北京师范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