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沿海涵闸混凝土耐久性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1 17:01:00技术来源
其他来源 。
技术简介
提高沿海涵闸混凝土耐久性 ,关键是提高混凝土密实性 、特别是表层混凝土的密实性 , 密实 是混凝土耐久的充分必要条件 。该技术通过优选原材料 ,控制用水量和水胶比 ,保证带模养护时 间 ,处于 E、F级环境下的混凝土实施防腐蚀附加措施 。技术要点: ①推荐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用水量不宜大于 140kg/m³ ;水胶比不大于 0. 40; 粉煤灰 、矿渣粉复掺 , 掺量为 35% ~50% , 可 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 、抗碳化能力 。②带模养护时间: 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 、100年的混凝 土带模养护时间分别不宜少于 10d 、14d ,拆模后实施覆盖 、覆膜 、喷雾等养护措施 。 ③E、F 级 环境可采取防腐蚀附加措施 ,在混凝土中掺入超细掺合料 、模板内衬透水模板布等措施提高混凝 土自身密实性 ,或采用硅烷浸渍来延缓 、阻止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迁移 。 ④将混凝土试件浸泡 于 16. 5%盐水溶液中 35d ,推荐氯离子渗入深度控制指标 。
技术指标
(1) C30~ C40混 凝 土 28d 快 速 碳 化 深 度 小 于 10mm , 84d 氯 离 子 扩 散 系 数 为 小 于 4. 0 × 10—12㎡/s 。
(2)抗冻等级 >F200,抗渗等级 >W12。
(3) 240d龄期混凝土回弹强度 42. 1~43. 7Mpa 。
(4) 730d龄期 自然碳化深度 3~3. 94mm 。
(5) 混凝土采用内衬透水模板布后 ,混凝土表面强度提高 10Mpa 以上 。
(6) 200d 自然碳化深度为 0。
(7) 730d碳化深度 0. 05mm 。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沿海氯化环境的水工混凝土 ,也适用于内河淡水区的水工混凝土 。
绿色 、低碳 、长寿是水工混凝土发展方向 。该技术形成了保障与提升沿海涵闸混凝土耐久性 施工成套技术 ,在沿海和内河的水工 、市政 、交通 、 电力等建设工程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持有单位: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单位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南湖路 97号
联 系 人: 陈凤
联系方式: 18936006581、0258633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