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扰动陡边坡生境构筑与生态调控技术

发布时间:2019-04-29 10:38:05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


技术原理


针对基材肥力易流失和难以适应高陡边坡的问题,研发基材活化方法与高陡边坡生境构筑系列技术,以确保基材自稳性和养分持续供给;针对人工建植群落易退化的问题,提出高陡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物种遴选方法和层片叠加法群落构建技术;针对边坡生态修复工程质量难以综合、定量及客观评价的问题,建立AHP-模糊评价模型,使得依据评价结果开展后续人工跟踪调控成为可能;结合最新研发的基材活化、灌木定居限制克服、局部无损修补等系列调控技术,强化生态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性。


技术特色


(1)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的固、液、气三相分布合理,具有抗冲刷性强、保水力适宜、综合肥效高、热胀冷缩与湿胀干缩性能稳定、抗劣化性能高的优势。
(2)首次提出陡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截水沟及其设计标准,既保证对上侧山坡汇水的截排,又兼顾内侧坡面汇水对边坡植被的生态供水。
(3)将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生境基材活化方法与加筋锚固系统有机结合,根据边坡扰动类型不同,合理构筑植被混凝土生境。


技术指标


(1)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强度大于0.38MPa,暴雨(80mm/h)条件下侵蚀模数小于100g/(㎡·h)。
(2)生境基材活化方法使微生物量提高25倍以上。
(3)采用新型生态护坡基材构筑方法使得基材整体稳定性提高22%以上,植物根系生长空间增加10%。
(4)提出的植物物种遴选与群落构建技术,有利于植被群落正向演替。
(5)研发的生态修复工程系列调控技术,提升了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持续性。


应用范围及前景


该技术成果适用于水电、交通、采矿、市政等工程建设产生的坡度为45°~85°各类裸露岩质、土质与弃渣边坡的人工生态恢复,有助于生产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生态文明建设。
典型应用案例:
该设备已应用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的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区扰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左坝肩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十堰黄龙滩水电站厂区混凝土边坡生态防护工程等。


联系我们

许文年

13972603699/0717-6392088

三峡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