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浅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发布时间:2020-10-26 16:20:49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技术来源:依托两期水利部“948”计划项目,对美国SI开发的S-LAND、S-FLEX高保真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的核心应用技术进行研究和消化吸收;结合现有重点工程进行现场试验和工程应用,对水利水电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方法、资料处理方法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最后以南水北调工程、长江堤防工程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有线和无线水利水电三维地震勘探的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采用同心圆等炮检距的地震反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实用新型专利3项:一种微动台阵布设装置、一种机械式震源、一种用于地震勘探震源的人工夯锤。
技术原理
地震勘探由于其探测精度高、地质构造显示明晰,一直为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随着工程勘探要求的提高,如要查明地层结构的细微变化及地质构造、岩溶、滑坡体的空间形态等,常规二维地震勘探在观测手段、信息、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等方面受到制约。而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勘探是在一定的面积上、以面的方式采集地下地震勘探信息、经数据处理后形成三维数据体(三维立体空间)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方法体波和岩性的研究、分析和解释,并可多角度、多方位切片方式显示目的层,使成果分析和解释更加充分、翔实。
技术特色
(1)三维地震勘探所取得的数据来自地下半空间,准确可信。
(2)三维数据采集灵活多变,可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层。
(3)三维资料包含了地震波的各种信息,更有利于进行地质构造、岩溶、滑坡体方面的研究。
(4)三维资料解释利用人机交换解释系统,有利于对地层、构造做出更科学、精确的解释。
技术指标
(1)自主研制的落重震源,能量为24磅大锤的3~4倍。
(2)设计的有限道与基站条件下的“经济、高效、高质量”观测系统,可 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有线、无线混搭的技术融合,并可应用于隧洞超前地质预报。
(3)技术成果填补了深度小于100m的浅层及深度小于50m的超浅层三维地震勘探在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应用的空白。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勘探地质构造,能为调水线路勘查、应急工程、水库病险排查等各种复杂地质问题的探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大坝的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更科学更直观的决策依据。
联系我们
况碧波
/027-82926243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