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资源立体监测与智能监管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2-11-06 14:58:00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技术来源:中国水利学会成果评价
技术简介
成果面向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依托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高分水资源遥感应用示范等水利部、科技部重点专项,经过十年联合攻关,在河湖水量与取用水量监测、水资源监管应用等方面形成了系列成果。建立了淮河流域省界断面、取用水等水资源立体监测体系,研发了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流域水资源全域全量监测与全时全程协同管理,解决了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生态流量保障与监管、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恢复等的科学技术难题。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 针对灌溉遥感监测难以完整区分田间水循环过程的问题,在典型灌区开展了水循环实验观测,解析了淮河流域灌溉水循环机理,提出了基于明确物理意义的遥感解译参数阈值,实现了灌溉面积的精准识别和农业用水准确计算,解决了农业取用水核算及耗用水监测的技术难题。 2. 针对管道型、明渠型和机电井不同工程类型的差异化监测需求,建立了“多级计量、全量感知、多源协同”全过程监控体系及数据智能纠偏技术,提高了复杂环境下取用水计量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构建了多级全量感知的取水智能监测计量体系,解决了取用水计量的难题。 3. 针对宽浅河道、堰闸工程和河湖系统,研发了多流态测流技术,解决了小流量、往复流等监测难题;针对地面难以建站观测河湖断面,提出了无人机与多源卫星联合、基于地面站网进行分区误差控制的河湖水体监测技术,提升了流域重要河湖监测的覆盖能力;创建了地面站网与卫星遥感联合的河湖水量监测技术,解决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测中的难题。 4. 构建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监管综合知识图谱,研发了基于动态监测数据与监管知识融合的水资源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了“数据融合、业务协同、智能研判”的体系化应用,解决了流域水资源“监测+管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难题。
推广情况
成果在流域重点河湖水量调度监管、生态流量保障、取用水管理、地下水超采治理、水资源费(税)征收等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推动了淮河流域河湖水量监测、取用水监测、水资源智能监管的科技进步,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王振龙
0552-3052242 /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