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11-06 17:11:54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技术来源:中国水利学会成果评价


技术简介


本成果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研究对象,围绕中线水质安全保障中面临的监测预警不可靠、防控技术不完备、协作共享不全面等工程问题开展科技攻关,通过自主研发水质及水生态监测预警装备、藻类多途径成套防控技术及装备、水质应急事件全周期协同处置技术、搭建水质全链条智慧管控平台,形成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有力推动了水质监管和保护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 首次建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监测体系,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风险源自动识别技术,研发了藻类智能在线监测设备,研发了总干渠水质风险监测的多维实时感知技术和预警装备,实现了藻类快速监测及风险迅速报警。 2. 提出了分区域多阶段水力调控技术,构建了基于水生态食物网精准诊断的生态调控技术,研发了“清、导、拦、捞”多途径藻类机械处置成套装备,实现了中线输水水质稳定或优于地表水Ⅱ类。 3. 构建了水质水量联调-原异位协同处置风险防范模式,提出了突发水污染事故下复杂调水系统闸渠分布式精准调控和处置技术,构建了退水闸应急退水淹没演进模型,提出了重要供水目标不断水的保障方案。 4. 研发了水质全链条智慧管控平台,打通供水和用水跨部门跨区域水质信息共享通道,实现了中线水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及信息共享一体化管控,有效提升了水质协同保障能力。


推广情况


本项目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并在国内外若干流域及供水保障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综上,本成果体系完备、创新程度高、研究难度大,突破了水质监测、数值模拟、预报预警、调控处置等多项水质安全保护关键技术瓶颈,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尚宇鸣

010-88657378 /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武汉大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学、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