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游风水复合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提质增效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1 15:14:00

技术来源

       国家项目 。

技术简介

       该技术基于黄河上中游风水复合侵蚀区入黄风沙水沙过程的长期野外观测数据 , 以小流域为 单元 ,在梁峁坡面配置土壤蓄水保墒技术 、沟坡配置快速建植技术 、风沙区配置绿色固沙技术体 系 、沟谷阶地配置水土保持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解决了砒砂岩区沟坡困难立地植被稳定建植与蓄 水保墒的技术难题 , 以及入河风沙防治难 、治沙技术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

技术指标

     (1) 困难立地蓄水保墒技术: 蓄水保墒植苗装置单次可积蓄降雨 (10~25L), 可延长蒸发时 间 7~11d , 蓄水直接用于植物根系 ,提升水分利用效率 ,截留沟坡雨水 ,促进植被稳定维持。  

     (2) 绿色固沙与沙产业富民技术: 流沙前段阻沙带 ,铺设机械沙障 ,流沙表面按照 4L㎡  喷 涂淀粉基和果胶类固沙剂 ;平坦沙地依次布设生物固沙带(沙柳带宽 500m)、乔木降风带 (小叶 杨带宽 200m)、沙产业富民带(人工牧草枸杞 、甘草带宽 500m); 岸坡减流控沙带 , 沙柳沙障配 合密植减流阻沙灌草带(柽柳 、拂子茅)。

3) 治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截水保土林带 (带宽 15m),灌木林带平茬后制作食用菌培养 基 ,带间种植百里香和黄芪制成饲料添加剂 。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黄河上中游风水复合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 ,也适用于小流域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优 化更新 。

       黄河上中游风水复合侵蚀区是国家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核心治理区 域 ,也是农牧民相对集中的区域 ,其水土保持工作亟须与民生保障和乡村振兴紧密联合 。该技术 的实施和推广可实现入黄水沙风沙协同防控 ,治理资源合理利用 ,显著提升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及 可持续性 ,实现生态产业发展 ,产业反哺生态 ,生态和经济效益共赢 , 推广前景广阔 , 为地方政 府 、行业部门及企业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与科技支撑 。


持有单位: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单位地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街128

联  系  人: 王丽霞

联系方式: 14747360813047146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