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生物基质混凝土

发布时间:2019-04-29 10:56:40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土保持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


技术原理


利用BSC-J活性菌群作为分解者,使得植物可在免养护情况下在具有10~15MPa 抗压强度、大于等于25%的连续孔隙率的大骨料水泥混凝土中的孔隙中生长并恢复生态。生物的概念既是指基质中富含的活性菌群,同时也指混凝土上生长的花、草、昆虫、小动物等生物集合体。


技术特色


生物基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使用了粒径较大的单一级配石料、高标号低碱性水泥、BSC水泥调节剂等水泥混凝土材料,也同时使用具超强活性的 BSC 活性菌群、有机肥、种子、土壤、粘合、保水剂等植物生长基质和植物活体材料。BSC 生物基质混凝土在不削弱水泥抗压强度的前提下使得混凝土中能长出花、草、灌木类植物,从而对河、湖、大坝、水利枢纽、公路铁路、道路立交系统、废弃矿山、采石场等目标工程体的边坡、立面进行生态植被修复的综合技术系统。


技术指标


植被层播种4科属8品种以上植物,充分保证生态修复的植物多样性,保持长期生态效果;骨料层28d抗压强度≥10MPa;骨料层具有30%±5%连续孔隙,可以容纳充足基质供植物生长;骨料层抗水流冲刷速度≥5m/s;BSC生物基质后期可免植自然恢复乡土植被6科属13种以上,进一步加强长期生态修复效果;BSC生物活性菌群促进植物种子发芽提前2d,促进生物生长量增加25%;采用了BSC-J活性菌群为基质组分,工程实施区域可完成物质营养的系统内循环使用,生态修复后期免施肥、免养护,成本低廉。


应用范围及前景


生物基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使用了粒径较大的单一级配石料、高标号低碱性水泥、BSC水泥调节剂等水泥混凝土材料,也同时使用具超强活性的 BSC 活性菌群、有机肥、种子、土壤、粘合、保水剂等植物生长基质和植物活体材料。BSC 生物基质混凝土在不削弱水泥抗压强度的前提下使得混凝土中能长出花、草、灌木类植物,从而对河、湖、大坝、水利枢纽、公路铁路、道路立交系统、废弃矿山、采石场等目标工程体的边坡、立面进行生态植被修复的综合技术系统。


联系我们

袁彬鸿、吴金栋

13811100272、13095517701/010-62827060、0551-65583838

北京福仕汀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科顺科贸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