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质约束的中小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18 14:14:00技术来源
其他来源 。
技术简介
该方法从河流水体纳污能力限制的角度 , 以每单位用水排放的污染物入河量为切入点 ,建立 河流纳污能力与河流水资源最大可利用量的约束关系 ,将河流纳污能力指标转化为相应约束下的 最大水资源可用水量指标 ,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方法对河流水质要求考虑不够全面的缺陷 ,使河 流内在水质约束通过单位用水排污量转换为对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限制 ,使得河流水资源可利 用量指标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 。技术特点: 一是根据河流现状水文及水质条件 、水质保护 目标计 算河流纳污能力指标 。二是调查分析流域内每单位用水产生的污染物入河量指标及现状污染物入 河总量 ,计算现状年到规划年河流污染物入河量可增长空间 。三是预测规划年流域每单位用水产 生的污染物入河量 。 四是根据现状年到规划年河流污染物入河量可增长空间以及规划年流域每单 位用水产生的污染物入河量计算满足纳污能力条件下用水的最大可增长量 , 结合现状年用水量, 即可计算出规划年基于水质约束的河流水资源最大可利用量指标值 。
技术指标
(1) 通用性 。该方法将河流内在水质约束融入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中 ,适用于各类河流水 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或复核 ,所需数据资料易于获取 ,通用性强 ,尤其适用于流域面积 1000k㎡ 以下的中小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 。
(2) 有效性 。该技术确定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有别于传统水量类方法 ,尤其在南方水 量充沛地区 ,河流内在的水质约束才是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刚性条件 ,该方法可与地区用水需 求紧密结合 ,有效核定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 ,科学指导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3) 创新性 。该方法创造性地将河流的内在水质约束转换为相应的水资源可利用量指标 , 实 现了从水质角度出发核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水平的技术创新 。兼顾水量及水质双指标 ,对河流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判定合理性提高到 90%以上 。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水资源管理工作关于河流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总量指标以及河流整体开发强度的核定 。
该技术主要体现了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中河流水质要求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约束 性 ,尤其适用于南方丰水地区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指标的核定方面 ,将河流水质要求科学转 换为相应的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指标 ,更加直观且有对比性及可评价性 ,对于科学指导河流水 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可用于水资源管理涉及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 、开发强度指 标的确定中 ,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持有单位: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咨询(广州 ) 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 80号
联 系 人: 李善综
联系方式: 18613096817、02087117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