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侵蚀沟生态砖砌护坡治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1-10-13 15:01:17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文水资源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发明名称:一种切沟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ZL201510648722.2);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切沟生态护坡结构(ZL201520780776.X)。
技术原理
针对东北黑土区大中型切沟的深陡沟坡侵蚀、崩塌防治与植被恢复,提出了包括蜂格式与箱格式2种新型生态砖砌护坡结构及其修筑方法的“东北侵蚀沟生态砖砌护坡治理技术”。该技术通过布设不同形式、材料环保的组装式预制构件,可有效防止沟坡遭受冲刷侵蚀,提高稳定性,形成良好植被恢复生境,促进侵蚀沟道快速实现植被覆盖,发挥固坡、防蚀、增绿和稳定综合防治效果,且可避免传统全面削坡方式的强烈扰动,减少措施占地,实施简易,大幅提高治理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技术特色
(1)开挖扰动小,实施简便快捷。通过布设不同形式、材料环保的组装式预制构件,可避免传统全面削坡、整地方式的强烈表土扰动,且布设、安装均较为简易,可大幅提高野外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投入。(2)防护效果好,整体结构稳定。实施该方法后,可有效防止沟坡遭受冲刷侵蚀,提高稳定性,并形成良好的植被恢复条件,促进沟坡快速实现植被覆盖,发挥固坡、防蚀、增绿和稳定综合防治效果,且景观和谐、环境友好。
技术指标
(1)防治效果:技术应用后沟坡侵蚀、崩塌完全控制,水土流失减少95%以上;蜂格式、箱格式生态护坡治理分别减少沟底冲刷90%和50%以上;较传统生物护坡措施显著提升坡植被恢复速度与效果,应用当年即可复绿70%以上。(2)生态节地:技术实施过程的表土开挖扰动,较传统治理减少50%以上;实施后几乎无须占用沟坡以上坡地,较传统措施节地80%以上。(3)持续保存:技术实施2年后,措施保存完好率达95%以上,可长期稳定发挥防治效果。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的沟坡崩塌、扩张防治与植被恢复,进而保护黑土地耕地资源。技术已在吉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的多地项目区侵蚀沟治理实践中成功应用,获得良好效果,在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典型应用案例:案例1:吉林东辽杏木小流域为典型低山丘陵地貌,坡耕地侵蚀沟广布,沟壑密度达6.54km/k㎡。2018年7月,在杏木试验站侵蚀沟治理中,应用生态砖砌护坡技术(蜂格式、箱格式)3000㎡,有效控制了侵蚀沟坡崩塌和沟体扩张,水土流失强度大幅降低。工程后期运行稳定,管护成本低,工程与植物措施有效结合,实现了生态治理,在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中具有广阔示范推广潜力。案例2:阜新县地处辽宁西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沟壑密度2km/k㎡。由于缺少有效的侵蚀沟治理技术,大量农田被吞噬破坏。2017年5月,在该县大板镇大板河海棠山沟道治理工程中,应用蜂格式生态砖砌护坡技术5000余㎡。实施后,发育侵蚀沟有效控制,降雨造成的沟坡崩塌、农田损毁等问题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明显改善,有效保护了实施区周边耕地资源。后期监测分析认为,该技术实施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可有效防治侵蚀沟水土流失、增加沟道植被覆盖、维护农田及粮食生产安全,在同类型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案例3:2019年,在木兰县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中,成功应用(箱格式)生态砖砌护坡技术5000㎡。所治理的侵蚀沟沟坡急陡,传统治理技术实施困难且效果不佳,生态砖砌护坡技术的护坡构件结构稳定,植被恢复效果良好,管理维护成本低,有效减少了侵蚀沟道及周边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被当地群众认可,在同类地区的侵蚀沟治理中发挥出示范作用。
联系我们
秦伟
18600756998/010-6878638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