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

发布时间:2021-12-13 16:52:35


任务来源:计划外项目

技术领域:水文水资源

技术来源:


技术简介


该成果融合农田水利学与生态工程学理论,在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的基础上,于沟渠和承泄区因地制宜地设置节制闸、拦水坎、脱氮除磷装置、底泥捕获拦截装置、复合式生态浮床、循环生态水塘等设施,从而提升沟渠和承泄区净化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具有防洪排涝、灌溉引水等功能。在确保排水安全的同时,可提高沟渠对排水中氮磷养分的拦截效率,增强沟渠的生态功能。适用于农田排水面源污染物拦截。


主要性能指标


(1)对农田排水径流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达30%以上;(2)氮磷去除模块有效运行时长约为28天,至少可达30次有效循环利用;(3)部分模块出水磷浓度低于0.1毫克每升。


技术特色


该成果沟渠系统长度较传统技术扩大了三倍,渠体设计增加了流量和水位设计;设施中增加了底泥捕获井和生态浮岛,增加了挺水植物;注重系统管护,对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考虑,并提出管护要求。


推广情况


已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得到推广应用,建设生态拦截沟渠40余条,覆盖农田2万亩,实现减排总氮17.69吨、总磷2.01吨。


典型案例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应用,主要进行了主干沟生态化改造,建设底泥捕获井、氮磷去除模块等生态拦截措施,以及水生植物修复,有力支撑了当地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联系我们

负责人:梁新强

/ 13094817828

浙江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