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额济纳绿洲生态水文机理与调控修复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2-11-06 13:58:00


任务来源:

技术领域:水文水资源

技术来源:中国水利学会成果评价


技术简介


成果围绕黑河额济纳绿洲生态修复的现实需要,开展了大量野外监测、原位试验,分析了额济纳绿洲统一调度以来水资源与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研究了河道输水-地下水变化对植被生态的影响规律,构建了生态系统修复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调配模型,提出了生态治理模式与水资源调控方案,为额济纳绿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科技支撑。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剖析了黑河下游河道输水-地下水-蒸发的多维耦合关系,发展了极端干旱区生态水文观测网络系统和试验方法,量化解析了间歇性河流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转换关系,优化了基于地下水波动的潜水蒸发计算方法。 2、阐明了黑河下游绿洲水资源-植被生态系统互馈机制,揭示了该区绿洲生态时空演变特征,辨识了以胡杨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格局,在研究河道输水-地下水的生态响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的分区分类计算方法。 3、在确定生态修复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水资源多目标优化调配模型,提出了黑河下游生态治理模式和调控方案。


推广情况


成果应用于黑河流域水量调度与水资源配置工作中,提升了流域管理生态水量调度水平,为地方生态修复和旅游发展等方面创造了条件,为约30万亩绿洲面积的增加提供了支撑。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廉耀康

17726917191 /

黑河水资源与生态保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北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