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加工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发布时间:2023-11-22 11:59:35


任务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技术领域:水文水资源

技术来源:


技术简介


项目滴研究灌加工番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通过田间实验、数值模拟及大田应用调研,研究滴灌加工番茄农田土壤盐分累积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对应阶段需水量、需水模数及需水强度,构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模型,阐明土壤盐分累积特征。研究滴灌加工番茄水肥耦合模式。针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水肥需求,开展水肥处理对加工番茄生长和水肥利用影响的研究。探究水肥耦合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最优生产函数。


主要性能指标



技术特色


1.从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保护环境、节约水肥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响应面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分析可知,北疆地区加工番茄的最佳灌溉施肥制度如下:最优水氮处理灌水量为4435 m³ hm-2,施肥为N:P2O5:K2O:225―188―188 kg hm-2;最优水盐处理灌水量为485 mm或365 mm,矿化度为 1~3 g/L;最优水肥气耦合滴灌制度灌水量为4950 m³ hm-2,施氮量为250 kg hm-2,掺气比例为15%。 2.监测水肥处理下滴灌加工番茄水分运动和营养元素残留特性,确定水分及肥料利用效率,构建水肥互馈模型,分析在水分充足或轻微亏缺条件时肥料的表观利用率、残留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提出获得最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水分与养分最佳参数组合 3.根据土壤湿润层深度和土壤储水量下限指标,依据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并制定滴灌加工番茄节水控盐高效灌溉制度。


推广情况


在新疆典型灌区,逐步将养分快速诊断和精准微灌施肥控制技术应用于加工番茄日常管理工作中,总结相关技术在加工番茄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馈,经过2年左右的逐步磨合,最终建立基于最优水肥耦合模式、养分快速诊断和精准微灌施肥控制技术下高产、高效的滴灌加工番茄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30万亩。当选取灌水量为3938~4500 m³ hm-2、施肥N–P2O5–K2O为(225~300)–188–188 kg h㎡时,加工番茄产量最高,加工番茄的净收入达到63374~71660 元•h㎡。


典型案例



联系我们

负责人:王振华

13201093132 /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