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根系层浅水埋深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发布时间:2021-05-14 18:21:00该技术核心成果基于国家计划项目自主研发。
▲技术原理
针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现状,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优化灌溉指标监测方法为目的,以解决现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大、监测成本高、监测精度较难保障等问题为前提,以测桶试验和Hydrus-1d模型为载体,重点研究控灌模式下不同耗水情景对田间根系层浅水埋深(田表距浅层地下水位的距离)与土壤水分分布的相关关系以及对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不同生育阶段控制灌溉根系层浅水埋深控制临界值,配套开发基于根系层浅水埋深调控的稻田灌水下限监测预警装置,通过不同田间尺度试验验证,形成该项技术,以满足规模化水田应用的需求。
▲技术特点
该技术充分利用灌排系统内稻田区域根系层浅水位连续性好、易于监测的特点,并通过配套监测预警装置实现监测探头对地表水层与根系层浅水位的贯通式监测,解决了现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大、监测成本高、监测精度较难保障等问题,以更好地满足规模化水田应用需求。
▲技术指标
形成基于根系层浅水埋深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配套开发一种基于根系层浅水位调控的节水灌溉稻田灌水下限预警装置。可节约灌溉用水20~30%,水分利用效率增加5~8%,在确保产量无显著差异前提下具有明显节水效果。
▲应用范围及前景
该技术作为对节水灌溉稻田灌水控制指标的改进,适用范围为节水灌溉稻田。
该技术在我国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庆安县下辖平安镇进行了推广应用,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确定根系层浅水埋深控制临界值,在插秧前作设备布置,以控制标准指导灌溉。示范区水稻根系层土壤含水率与根系层浅水埋深同步性很好,具有紧密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其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满足同区域土壤含水率与根系层浅水埋深互相转换条件;相对于常规灌溉稻田,示范区产量指标增加为40kg/hm²,节约用水约21.4%,水分利用效率增加5.4%,节水效果明显,且以根系层浅水埋深作为灌溉指标更有益促进植株分蘖,亩均投入成本更低。
▲持有单位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