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系列污水处理及水质提升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24 16:35:00该技术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基于接触氧化组合复合介质过滤系统的污水处理设备”(ZL201721525059.8)。
▲技术原理
该技术根据污水处理、水体水质提升工况需求,运用多种新型污水处理系统、新型污水处理载体、材料,通过合理的工艺整合集成形成,主要解决水质提升和点源污染的问题。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包含用于固液分离的高效气浮分离系统、高密度沉淀池系统;用于污染物降解的多段式生化系统、动态膜系统。新型污水处理载体、材料、药剂包含利于硝化菌聚集促进硝化作用的PVA载体;对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的铁基质生物填料;利用脱氮硫杆菌生长,提高TN去除率的SODP载体;快速、无毒害、无二次污染的RD-Q系列絮凝剂、NH3-N、TP去除剂等。
▲技术特点
(1)该技术形成的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能耗低、维护简单方便,如有需要可采用地埋方式,出水水质优良,通过设备处理出水主要指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标准Ⅳ类要求。
(2)各类新系统、新载体、新材料既可单独或组合应用于河道水质提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场景,也可形成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用于城乡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
▲技术指标
出水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河道水质提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等。

该污水处理技术相较于传统工艺具备优越性及广泛适应性,自2016年开始推广,已应用于深圳、杭州、嵊州等地多项工程,包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黑臭河道治理、污水排放口应急处理等多个领域。
案例1:G20杭州峰会核心区水质提升项目。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作为峰会会场的钱江世纪城濒临钱塘江,河网部分水质较差,影响河道水景观功能的发挥,不能满足峰会期间水景观需求。为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对核心区河道水质进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方案中采取一体化水处理设备解决生活污水应急处理的问题,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佳丰北苑、利二花苑等区域建设10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备规格100~500 m3/d,总投资855万元,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案例2:深圳市坪山区三洋湖黑臭河涌治理项目。为解决三洋湖河涌黑臭问题,通过雨污管网EPC项目针对此河道进行全面治理,重点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合同金额245万元,总占地面积约200 m2,总设计处理规模为Qw=1000m3/d。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案例3:嵊州万年亭泵站污水处理运营服务项目。针对嵊新污水处理厂接纳污水量逐年升高,已超出污水厂设计规模,对下游居民的健康和水环境安全带来威胁的问题,2017年6月,绍兴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应急处理设施。项目总设计规模为Qw=20000m3/d,于2017年8月底前完成。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主要指标(COD、氨氮、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持有单位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