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信息接收处理软件

发布时间:2021-12-30 18:25:00

▲技术原理

该软件提供数据通讯与传输服务,在《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 651-2014)基础上,按照地下水项目的实际业务场景对标准进行补充完善,形成项目标准《地下水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DXS 01-2016)。采用动态配置方式,自适应遥测终端的通信协议,通过GPRS/SMS信道方式对地下水监测站发来的信息实现自动接收和入库,可实现与多家厂商遥测终端设备的兼容。软件具备实时数据监测、监测数据管理、异常数据管理、缺报漏报统计、监测站参数配置、水位流量关系、原始报文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

▲技术特点

(1)规范性:数据的分类编码和传输规约严格遵循有关标准;数据的完备性: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足以满足用户日常工作的需要;功能的完备性:根据需求设计各种模块,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

(2)实用性:系统易于操作、更新和管理,并能满足各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可扩充性:系统的要素编码、功能和数据库可根据发展的需要进行扩充。

(3)安全性:对不同网络用户采用密码设置和权限控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采用相应的容错技术,以防止因突发事件导致的数据丢失。

(4)可维护性:从需求分析、软件详细设计、代码编制、测试维护等过程都要建立完善的文档资料,以保证软件开发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指标

地下水信息接收处理软件开发基于Net开发平台,采用C/S架构;实现了身份鉴别及访问权限控制,满足应用安全要求;系统操作简便,安全性、用户界面体验、用户文档等指标已通过检测。

(1)系统高效性:从实用考虑,在网络带宽保证的情况下,一般响应时间应在 3秒以内,复杂的大数据量运算,响应时间也应在 5 秒以内。

(2)系统可靠性:系统一旦发故障,能够迅速恢复,并且保证重要数据不丢失,保证 7×24 小时运行。

(3)系统并发量:桌面端用户主要是省级监测中心用户,综合考虑各级用户的数量和访问频率,软件可支持4000 人同时在线进行系统访问、操作。服务端可支持 10000 多台设备同时在线上报数据。

(4)系统灵活性:支持业务扩展及流程变更需求,支持与其它系统接口。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各级(省级或地市级)地下水监测中心,通过GPRS/SMS信道方式接收多家厂商遥测设备采集发来信息。

该软件已部署在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监测中心,并得到应用。

▲持有单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