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地下水业务应用平台

发布时间:2021-12-30 18:27:00

▲技术原理

该应用平台包括:地下水信息传输系统,数据中心,业务应用,支持保障等四个方面,也可以概括成:1+1+N+1架构(1个监测中心,1个数据平台,N个应用模块,1个门户)是按照地下水管理业务需求,加强地下水资源监测分析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管理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为地下水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估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撑。同时对未来可扩展的其它地下水业务系统以及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的集成提供接口,从而建成地下水管理数字化和综合信息服务一体化的管理平台。

▲技术特点

(1)该系统的多个应用模块实现对地下水业务的全覆盖,并且健全地下水应用服务功能,着重提供地下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水平,实现基于智能化平台的地下水业务管理系统。

(2)该平台部署在专网上,系统依托利用国家级、省级水文局现有安全措施,结合新建安全防护措施共同提供安全防护。建立信任及凭证验证机制,保证用户身份唯一性,保证认证的权威性,并且需要提供用户和服务方的双向身份鉴别。

(3)“金地”地下水业务应用平台整合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在国家级以及省级中心建设的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信息,通过平台的自动接收处理模块实现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基础过滤、数据到报统计等功能。以“一数一源”为目标,以“整合、修正、插补”为手段,以“共享、服务”为宗旨,搭建无缝连接、高度融合的数据库。平台利用数据仓的形式能够实现地下水综合成果的可视化展示,实现数据及综合地图的展示,可以在系统中展示生成的地下水监测站的空间分布图。获取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等,查询地下水超采区预警、地下水动态预测等信息。

▲技术指标

(1)响应时间高效性。从实用考虑,在网络带宽保证的情况下,浏览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查询处理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

(2)系统可靠性。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确保各系统能够经受长期的运行考验,保证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查询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3)系统并发量。该平台内部办公系统支持300用户并发访问,满足3000人同时在线操作,业务系统支持300用户并发访问,满足10000人同时在线操作。

(4)系统易用性。系统面向全国地下水相关人员,其易用性非常重要,系统建设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界面清晰,连接畅通。

▲应用范围及前景

适用于为各地水利厅、水文总局、地市级水文勘测局等单位提供一键可获取“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水位预警预报”等信息服务。

案例1:2018年2月,全国地下水业务应用平台开始投入运行。集信息查询与管理,数据产品制作,数据产品动态展示,地下水预警及预测,实时预报,地下水动态月报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对全国地下水水位、水温等信息的全面监控,从而实现了辅助地下水环境治理的目的。

案例2:2019 年 5 月,天津市地下水业务应用平台开始投入运行。系统集基础信息管理,监测信息接收与查询,数据产品动态分析,地下水预警及预测,实时预报,地下水动态评价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地下水的全面监控。

▲持有单位信息